一、听音辨真伪
敲击法:用指尖轻捏银元中心,另一枚银元敲击边缘。真品声音清脆柔和,余音绵长。假银元声音尖锐(含铜量高)或沉闷短促(合金材质)。
滑碰法:取8~25枚银元,以45°斜滑碰撞听声。真品音色统一,假币因材质混杂易出现杂音。
二、观形辨细节
文字与图案:真银元文字笔画清晰,人像发丝、胡须等细节立体(如袁大头双眼皮分明)。假币图案模糊,边缘线条粗细不均。
边齿特征:真品边齿为机制压制,齿距均匀、深浅一致(如袁大头边齿有“粗齿夹细齿”特征)。假币边齿粗糙,常有锉刀修整痕迹,齿形僵直。
三、称重测标准
重量范围:流通真银元标准重量约26.5克(如袁大头),磨损后不低于25.5克。低于25克多为假币(铜芯镀银、铅锡合金等材质)。
密度验证:同版别银元重量误差应≤1克,若批量银元重量完全一致需警惕机制假币。
四、辨锈色与包浆
自然包浆:真品包浆温润均匀,呈“黑漆古”质感,经百年氧化形成,擦拭不掉。假包浆多用烟熏、鞋油伪造,分布不均且有异味。
锈色特征:
传世银元:表面有墨绿色薄锈;
出土银元:局部泛白亮点(“泛银”现象),锈层较厚;
假锈:颜色鲜艳(如淡绿),用指甲可刮落,碱水煮后褪色。
五、辅助检验法
硝酸测试(慎用):
真银元:滴硝酸无反应或微黄;
低成色银元:冒绿泡(含铜);
镀银假币:表层脱落露出铜胎(浅黄色)或铅胎(青灰色)。
放大镜观察:真品表面无砂眼,磨损自然;高仿假币常有激光刻字痕迹或现代机械纹路。
上一个:银元是如何鉴定的
下一个:没有了